工商百科
千百惠解讀:注冊公司的哪些坑
發布時間 : 2022-01-15 08:22:43
公司登記總是在斗爭中進行的。當然,不可避免地有許多登記的雷區。但是,很多人認為注冊公司很簡單,不會有問題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和很多活動一樣,注冊公司也有一些漏洞。注冊公司需要注意的坑有哪些?
創業是一場斗爭。在創業的道路上,總會有一些人在“跳坑”和“爬坑”中倒下。比如公司注冊看似簡單,其實里面有很多知識。尤其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,總有幾個坑等著你。那么,如何避免陷入公司注冊的坑呢?先看看坑是什么樣子。
坑一:注冊資本只是數字,隨便填?先把自己寫成億萬富翁再說從別人的角度來看,注冊資本越多,這個公司的實力就越強。2014年《公司法》頒布后,大部分公司實行認繳制度,即公司注冊資本為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。股東以注冊資本承擔有限責任。當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債務時,股東有義務按照承諾的注冊資本清償剩余債務。
你吹牛寫注冊資本1億,就得在1億的限額內承擔責任,相當于把有限責任變成無限責任。因此,注冊資本應根據公司資金的實際情況謹慎認購。
坑二:有了營業執照就只管收錢公司注冊在深圳還是廣州好?首先,擬經營范圍必須在許可范圍內進行。
其次,財稅問題需要報稅、企業年報等。每年1-6月,需要完成上一年度的工商年報,否則將被列入“異常企業名單”,法定代表人失職將被記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。
即使營業執照只發了一個月,沒有收入也要準備納稅申報單,否則會面臨罰款,被列入稅務黑名單。
坑三:注冊資本中設置不切實際價值的非貨幣資產出資有些企業家,要么自己思考,要么在一些專家的建議下,在注冊資本中設立自己的軟件著作權、專利權等非貨幣性資產,認為通過增加資產評估價值,持有大比例的股份而不交錢,是相當合適的。
實際上,從稅法的角度來看,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的分解行為是,個人轉讓非貨幣性資產與投資同時發生,應按財產轉讓取得的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(詳見財稅〔2015〕41號文件)。雖然這一稅收規定的實施存在一定爭議,甚至有專家上升到阻斷創新之路的高度,但我們的先輩始終教導我們不要把自己掛在樹上。是否有必要使用非貨幣性資產出資,請三思。
而且,即使繳納了稅,完成了出資,這些非貨幣性資產在入賬后也會成為公司的資產。通常需要分階段折舊攤銷,這會成為公司的成本費用,直接增加公司會計報表的利潤負擔。
坑四:用投資人的投資估值溢價增資。在財稅方面,投資者的投資估值溢價需要計入“資本公積”科目。這里先普及一下計算方法。
“假設公司注冊資本80萬元,天使投資人增資200萬元,估值1000萬元占20%,公司注冊資本調整為海倫多越秀少?這200萬中有多少計入“實收資本”,有多少計入“資本公積”?
我們用小學數學來計算一下:
我們假設天使投資人需要計入“實收資本”的金額為X,那么X/(80+X)=20%,經過仔細計算,X=20。答案是注冊資本調整為80+20 = 100萬,天使投資人投資的20萬計入“實收資本”,180萬計入“資本公積”。
“資本公積”的“公”字很重要。從字面上看,可以看出是全體股東共享的資本積累。是的,這180萬是大家的!如果是屬于每個人的,你還能任性嗎?不會,如果這180萬元用于增加注冊資本,來自稅法的分解動作是先分后投。你聽到了嗎?請按美分納稅。
文章關鍵詞:注冊公司公司注冊增資年報公示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上一篇: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明確 下一篇:千百惠小編告訴你:北京注冊科技股份公司的流程